药食同源ldquo岭南汤王rd

2022/7/30 来源:不详

▲佘自强(-)医院资深药师,广东省中医学会药膳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被誉为“岭南汤王”。

“汤王”走了,但他留下的无数道佘氏靓汤,依然陪伴着千千万万家庭。羊晚君整理了其中50道精华,与大家分享!

1、鲜紫苏叶滚黄骨鱼汤

关键词:养阳健脾祛湿醒胃

紫苏为解表类中药,且有散寒行气、和胃解表之功,湿重的南方常常用它行气祛湿、祛腻滞和解鱼虾之毒用。同时亦是食药兼之,入汤入菜时有鲜香和微带惹味的辛辣,特别适宜春湿冬冷时用。而黄骨鱼是无鳞的河鱼,中医和民间都认为无鳞的鱼能养阳滋补。鲜紫苏叶滚黄骨鱼,鲜香美味,有养阳健脾、祛湿醒胃之功,为春日家庭的靓汤,且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鲜紫苏叶80克、黄骨鱼克、生姜3片。

  

烹制:把紫苏叶洗净;黄骨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溅入少许热水,再加入姜和清水毫升(约5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滚约10分钟中,撒入紫苏叶,片刻下盐便可,为3~4人量。

2、扁豆煲鸡脚汤

关键词:健脾益气健筋强骨

材料:扁豆克、鸡脚8只、猪瘦肉50克、生姜3片。

烹制:各物洗净。扁豆浸软;把鸡脚去皮、甲,切对半,用刀背敲裂。一起与猪瘦肉、姜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0毫升(约8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1个半小时,下盐便可。为3~4人量。

3、白果支竹煲牛肚

关键词:健脾去湿滋阴养阳消滞除困

材料:白果肉20~25枚、支竹克、牛肚克、炒苡仁20克、生姜3片。

烹制:白果、支竹、炒苡仁分别浸泡、洗净;牛肚处理、洗擦净,“汆水”。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为3~4人量。

4、龙井茶叶炖鸡汤

关键词:益气开胃健脾养肝

清明前采摘的龙井茶叶最为名贵高档,行家常誉为“明前龙井”,它清香,散发出淡淡的豆香,小小一口令你顿感清新、心旷神怡。《本草拾遗》曰:“诸药为百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龙井茶叶炖鸡汤,清香鲜美可口,有益气开胃、健脾养肝的功效,同时还是糖尿病患者的美味药膳汤饮。

材料:龙井茶叶10~15克、嫩母鸡1只、生姜3片。

烹制:嫩母鸡宰洗净,去肠杂,尾部。把龙井茶叶用热开水0~毫升(约4~5碗量),先后泡3次,与嫩母鸡、姜放入炖盅内,用布袋把茶叶盛装好,一起放炖盅内。加盖隔水炖约3小时便可,进饮时方下盐,为3~4人量。

5、荞菜韭菜羊三星汤

荞菜集蒜、姜、葱的气味于一身,广东民间有句话说其惹味鲜香可口,它在清明前后才长成,其他时节根本看不到它的身影。所谓羊三星,即羊的肝、心、肾,广东民间亦把肾说成“腰”。清明前后此汤是广东的经典汤饮,鲜美惹味可口,有醒脾开胃、助阳益气的功效。

材料:荞菜、韭菜各10克,羊心、羊肝、羊肾各克,胡椒粉适量,辣椒丝、姜丝各少许。

烹制:荞菜、韭菜洗净,切段;羊心、羊肝、羊肾洗净,切小块或粒状,用酒拌腌片刻。在镬或锅里加入清水毫升(约5碗量)和姜,武火滚沸后,下羊三星滚到刚熟,下荞菜、韭菜、辣椒丝、胡椒粉,再加少许麻油、食盐便可。为3~4人量。

6、番薯叶咸蛋肉片汤

关键词:健脾益气养血润燥

材料:番薯叶克、咸蛋1~2只、猪瘦肉克、生姜3片。

烹制:番薯叶洗净,切段;猪瘦肉洗净,切片。在锅里加入清水毫升(约5碗量)和姜,武火滚沸后,咸蛋去壳后先下蛋黄,滚沸后下番薯叶和肉片,滚至刚熟,下蛋清,并下少许麻油和食盐,片刻便可。为3~4人量。

7、洋葱虾仁豆腐汤

关键词:养阳益气健脾开胃

材料:洋葱1~2个、鲜虾仁克、豆腐1~2块、番茄1~2个、生姜3片。

烹制:洋葱、番茄、豆腐分别洗净、切片或块;鲜虾仁洗净,各物均沥干水。起油镬分别稍炒洋葱、番茄、虾仁片刻。加入清水毫升(约6碗量)和姜,滚沸后,下豆腐煮至刚熟,下盐便可。为3~4人量。

8、榨菜粉丝猪肉丝汤

榨菜富含钙、磷等物质和维生素类,中医说它能开胃、健脾、益气、助阳。它既可为腌菜作助餐之用,亦可入菜入汤。以榨菜配粉丝肉丝为汤,鲜、辣可口,醒脾开胃,助阳益气,为春湿困闷时家庭靓汤。

材料:榨菜1/2个、粉丝1扎、猪瘦肉克、葱1条、姜丝10克。

烹制:榨菜洗净,切丝,浸20分钟;葱洗净,切粒状;粉丝浸泡;猪瘦肉洗净,切丝状。起油镬,爆炒葱粒和肉丝,加入清水毫升(约5碗量),武火滚沸后至刚熟,下榨菜和粉丝,再滚5分钟,下盐便可。为3~4人量。

9、鲜蘑菇炖鸡

春日是蘑菇生长的最好时节,它鲜美清香鲜嫩,正是民间谓之“不时不食”的好食材。中医还说它理气开胃,并有抗癌、降压、降血糖的功能。以它炖鸡,鲜美醇香可口,有健脾开胃、益气降压的作用,为春日时男女老少皆宜的家庭靓汤。

材料:鲜蘑菇克、嫩母鸡1只、葱1条、生姜3片。

烹制:蘑菇温水浸泡半小时;鸡宰洗净,去脏杂、尾部;葱切段。一起下炖盅,加入热开水毫升(约5碗量),加盖隔水炖约3小时便可,进饮时方下盐。为3~4人量。

10、粟米须红萝卜淮山煲猪排骨

材料:鲜粟米须克,淮山、芡实各40克,蜜枣4个,红萝卜克,猪排骨克,生姜3片。

烹制:各物分别洗净。粟米须、淮山、芡实稍浸泡;猪排骨切段。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入清水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为3~4人量。

11、冰糖炖草莓汤

中医养生上认为春日宜“少酸增甘”,其意为少食酸多食甘甜清润之物,以养肝阳升发。草莓被誉为“春天第一果”,它鲜甜多汁,富含维生素C,同时还富含花青素。中医认为它有润肺生津、健脾益气、消脂减肥、养肝明目的功效。用少许冰糖炖之,鲜甘清润,有顺气、养肝、益脾气、润肺燥的功效,且男女老少皆宜,为春日家庭简便的靓甜汤。

材料:新鲜草莓60克、冰糖30克。

烹制:把草莓洗净,放入炖盅,加入冰糖和清开水毫升(约1碗量),加盖隔水炖约40分钟便可。为1人量。

12、韭菜木耳羊肉汤

关键词:温肾壮阳养血活血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在初春之时食鲜味、尝春盘的“尝春”习俗。此时的韭菜新鲜肉嫩爽口,中医说它能益肾壮阳、温中行气,健胃提神,以它配木耳滚羊肉汤,鲜美可口,有温肾壮阳、养血活血之功,为春日家庭靓汤。

材料:韭菜克,黑木耳2朵,红枣5个,羊肉克,姜蓉、蒜蓉各1茶匙。

烹制:各物分别洗净。韭菜切段;木耳撕朵;红枣去核;起油镬,下羊肉快速翻炒至颜色变白,加入清水毫升(约6碗量),下红枣,武火滚沸改文火滚15分钟,下木耳滚5分钟,下韭菜至刚熟下盐便可。为3~4人量。

13、黑大蒜罗汉果炖猪瘦肉

关键词:疏风发汗利咽化痰

  

春日南方的天气常阴晴不定,时寒时暖,感冒和咳嗽是最容易发生的。黑大蒜罗汉果煲猪瘦肉能疏风发汗、利咽化痰,且气味清润鲜美可口,是预防感冒和咳嗽的良方药膳,且男女老少皆宜,可为这段时期常饮的汤水,特别适合老人家饮用。黑大蒜是经加工处理的大蒜,中医与现代医学都一致认为它有通五脏、过诸窍、消痈肿、化积食和杀菌散寒的作用。广东民间亦善用罗汉果化痰止咳。

  

材料:黑大蒜2个、罗汉果1/4个、猪瘦肉50~克、生姜1片。

  

烹制:黑大蒜不去皮;罗汉果稍浸泡;猪瘦肉洗净,切小方块状。一起与生姜下炖盅,加热开水毫升(约1碗量)加盖隔水炖约2个半小时便可。进饮时方下盐。为1人量。

14、雪梨参须煲乌鸡

关键词:益气生津调养肝肾

今日为廿四节气的“惊蛰”,大地春雷鸣,天气渐回暖。在民间有“惊蛰吃梨”之说,一是因为人体饮食起居应顺肝气、养脾气、润肺燥;二是因为惊蛰气候回暖,人体容易外感咳嗽,口干舌燥,在我们南方更是如此。而梨性微寒而甘润,有清心除烦、生津清热、润肺止咳、消食祛滞之功。而参须为人参的须根,性味温和,有安神、生津、养肺利咽之功,合而炖乌鸡,清润可口,有益气生津、调养肝肾的功效,为今日靓汤。

材料:雪梨1~2个(约克)、参须15克、蜜枣1~2个、乌鸡1只、生姜3片。

烹制:各物洗净。雪梨去芯、切块;蜜枣去核,乌鸡宰洗净,去脏杂、尾部,切块。一起下瓦煲,加清水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为3~4人量。

15、咸汤圆萝卜丝汤

材料:鱿鱼干、虾米、广东腊肉各~克,白萝卜克,生姜3片,芫茜少许,糯米粉适量。

烹制:鱿鱼干、虾米稍浸泡,与腊肉一起切碎,糯米粉用清水揉搓为团,并把馅料包入内变为汤圆。白萝卜刮皮,切为丝状。在镬中加入清水毫升(约7碗量),武火滚沸后,下汤圆,至刚熟时下萝卜丝,稍滚沸片刻,下芫茜、盐、麻油,稍滚便可。为4~5人量。

16、洋葱番茄羊骨汤

关键词:助脾胃益气血强筋骨

材料:洋葱1/2个、番茄2个、羊骨克、蒜头2个、芫茜2棵、生姜3片。

  

烹制:各物分别洗净。番茄、洋葱切块;芫茜切段;羊骨切段、置有姜酒的沸水中滚沸片刻,再洗净(再“汆水”)。把羊骨和姜、清水毫升(约10碗量)下瓦煲,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1个小时,下余下各物,滚沸1小时,下盐便可,为4人量。

17、菜心煲番薯汤

菜心气味清甜平和,配以健脾益气滑肠的番薯,能清热润肠、健脾益气,且男女老少皆宜,尤以清理肠胃之用。

材料:菜心克、番薯克、生姜4片。

烹制:各物洗净。菜心切段,番薯去皮、切条形状。在镬中加入清水毫升(约6碗量)和番薯,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10分钟,下菜心,煮至刚淋时下盐便可,为3~4人量。

18、三鲜鲫鱼汤

材料:鲜百合、鲜草菇、鲜淮山各克,白鲫鱼1条,生姜3片。

烹制:鲜百合分瓣,鲜草菇削去底部,在顶部割十字,鲜淮山去皮、切块,分别“汆水”;鲫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溅入少许清水。一起下瓦煲,加清水毫升(约6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0分钟,下盐便可,为3~4人量。

19、五加皮炖猪瘦肉

关键词:滋阴祛湿填精益阳

  

五加皮为祛风湿类中药,具有祛风湿、强筋骨和利水的功效,同时它还有补肝肾、壮筋骨的作用。在春日时以它炖猪瘦肉有滋阴去湿、填精益阳的功效,为春日养生靓汤。

  

材料:五加皮15克(中药店有售)、猪瘦肉克、生姜1片。

  

烹制:五加皮浸泡、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小方块状。一起与生姜下炖盅,加入热开水毫升(约1碗量),加盖隔水炖约2个半小时便可,进饮时方下盐,为1人量。

20、西洋参枸杞子炖雪蛤

关键词:活血补元气养阴润肺

雪蛤为营养极丰富的滋补品,中医认为它性温,味甘、咸,有补虚退热、润肺养阴、美肌养颜的功能。以养阴益气的西洋参和补肾养肝的枸杞子炖之,此汤有活血、补元气、养阴润肺的作用,同时对女性调理气血、养容驻颜均有极佳的功效。

材料:发好的雪蛤克、枸杞子20粒、西洋参15~20克、冰糖75克。

烹制:将雪蛤挑出杂质;枸杞子、西洋参浸泡、洗净。一起与冰糖放入炖盅内,加入热开水毫升(约2碗量),加盖隔水炖约40分钟便可,为1~2人量。

21、玉竹沙参麦冬煲猪皮

国医大师禤国维有一个养肤美颜的汤饮——玉竹沙参麦冬煲猪皮。猪皮为“以形补形”之物,玉竹沙参麦冬均为滋阴补益的中药,且食药兼之,再加入润燥除滞且气味醇香的陈皮,此汤有滋阴润燥、养肤美颜之功,且男女老少皆宜。

材料:玉竹、沙参、麦冬各15克,陈皮3~5克(中药店有售),猪皮50克,生姜1片。

烹制:中药稍浸泡;猪皮“汆水”去油腻,切块或片状。一起下瓦煲,加清水毫升(约3碗量),武火滚沸后煲至1碗,下盐便可。为1人量。

22、桃仁煲墨鱼

关键词:活血化瘀滋阴养血

材料:桃仁12~15克(中药店有售)、墨鱼克、生姜2片。

烹制:桃仁稍浸泡、洗净;墨鱼洗净,切片。一起与生姜下锅,加入清水毫升(约3碗量),武火滚沸改文火煲约40分钟,下盐便可。为1人量。

23、巴戟炖猪大肠

“冬日宜补肾”,巴戟为补肾类的补益中药,有滋肾养阳的功效。猪大肠为广东民间喜爱的入汤入菜食材,既甘润可口,又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合为炖汤,有补肾壮阳、补益下焦之功,同时还是肾阳虚型的前列腺炎的辅助治疗汤饮。

材料:巴戟30克(中药店有售),猪大肠克、生姜2片。

烹制:巴戟稍浸泡、可切碎;猪大肠用盐或生粉清洗净。把巴戟纳入猪大肠内,与生姜一起放入炖盅,加入热开水毫升(约1碗多量),加盖隔水炖约2个半小时,进饮时方下盐,为1人1日分2次进饮。

24、胡椒酸菜煲猪肚

关键词:驱寒祛湿醒脾开胃

此汤酸香微辣,能驱寒祛湿、醒脾开胃,为男女老少皆宜的春日靓汤。

材料:胡椒1汤匙、酸菜~克、猪肚1个、生姜4片。

烹制:酸菜用淘米水稍浸泡,洗净;用盐或生粉洗净猪肚。一起与胡椒、姜下瓦煲,加入清水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为4~5人量。

25、红萝卜干绿豆煮鸡蛋

关键词:宽胸润肺解毒利水

材料:红萝卜干3~4片、绿豆1小撮、红皮鸡蛋1个。

烹制:各物分别洗净,红萝卜干、绿豆稍浸泡。一起下锅,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煮约7~8分钟,捞起蛋去壳,再放回续煮20分钟便可。为1人量,连汤带料一起进食。

END

陆氏

推荐阅读:

眼科教授陆南山的水墨书画艺术

回忆我的祖父陆南山

纪念我的父亲陆道炎

记我的三叔-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

你了解美国的家庭护理吗?

中医外交救治过的那些个外国政要

一起来看看神奇的中医“金针拨障术”

被遗失的古药铺文化

从前慢,从前的药方也好看

滋阴养肺,补血润肤——洋参麦冬粥

消暑解渴,平肝降火——冰镇酸梅汤

祛湿美白,催乳美容——美肤猪脚汤

养心安神,益气健脾——参片莲子汤

润肺降燥,健脾祛湿——四神猪肚汤

「合作请联系邮箱:superfish8

vip.qq.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9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