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士兵用什么填饱
2023/10/23 来源:不详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士兵们吃不饱肚子显然是不能打仗的。这一点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不可改变的一个基础常识问题。毕竟如果士兵们饿的两眼冒绿光,走路都发慌,那他们别说去和人拼杀了,估计来一阵风就能给他们吹倒了。因此任何一支军队都得设法保证士兵们能够吃饱,而不是统统饿死在战场上。而在伙食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里的美军则是做的最好的那个,他们的士兵总能够得到美味的食物。(但美军士兵可不这么想)不过,士兵们固然能够在安全地带品味部队食堂提供的食物,可是在战况激烈的地方,美军士兵们显然是找不到食堂的,这个时候美军士兵要如何填饱自己的肚子呢?今天我们就看看,美国士兵们在战场上都吃些什么。一、斯帕姆午餐肉首先,美军士兵在战场上最常吃,同时也是在食堂里吃的最多的就是斯帕姆午餐肉。这种食物出现于大萧条时期,由荷美尔公司的创始人杰伊·荷美尔发明,堪称是当时穷困平民的美味。在当时那个美国全民不仅兜里没有钱,肚子里也是一点油水都没有。这是因为大多数人根本购买不起肉食,想要吃口肉都成了一种奢望,绝大多数人就只能看着商店柜台里的肉流口水,然后回到家里继续啃干巴巴的土豆。而荷美尔公司的午餐肉,在当时就成为了一种奇迹——平民们诧异的看着这种12盎司装,由火腿、猪肉、糖、盐、马铃薯淀粉为原材料制作,还加入了少量亚硝酸钠,使其拥有漂亮的粉色和香美味道的罐头食品。这种食物在当时非常便宜廉价,仅需要40美分就可以吃上一罐。对于当时缺衣少食的美国人来说,午餐肉简直是天赐的美味,帮助他们度过了艰难的大萧条。至于午餐肉为什么会成为军队的口粮,这就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战争部高估了战争的规模,认为美国需要前后动员超过万名士兵,而如何为这么多的士兵提供肉食就是个问题了。于是美国战争部很快想到了大萧条里的平民之友——斯帕姆午餐肉。在美国战争部的观念里,午餐肉将会成为士兵们的肉食来源,它足够廉价还耐储存,非常容易就能在部队里屯上一大堆,且可以长时间不发生变质。于是乎,在美国战争部的推动下,数以百万计的午餐肉送到了美国士兵手中。此时的午餐肉已经不是大萧条时期的美味,现在的午餐肉削减了肉的含量,加大了淀粉的比重,这让午餐肉的口感变得差劲起来。许多美国士兵都怒称午餐肉是下水肉、比敌人更应该被消灭。但是这种易于保存的食物在战场上的作用毋庸置疑,它不仅能够成为部队厨子们手里的食材,也可以成为士兵们的应急食品,也因此午餐肉成了美国士兵们最常见的食物。(艾森豪威尔就对荷美尔公司抱怨他们送来的午餐肉太多了)二、洛根棒另一种比较常见的食物,通常就不让美军很喜欢了,这种食物就是美军的D级口粮,俗称洛根棒,其实就是好时巧克力公司生产的一种巧克力。可既然是巧克力,又是好时巧克力公司出品,为什么这种巧克力不讨人喜欢呢?这个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种巧克力实在过于难吃了。当时美军代表保罗·洛根上尉给好时巧克力公司的要求特别简单:重量不超过克、能提供足够的热量、能够耐高温,以及足够难吃。最后一个要求差点没让好时巧克力公司的代表晕过去,哪有难吃的巧克力这一说?美军代表洛根上尉遂给出了解释,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陆军曾为士兵提供巧克力作为应急口粮,可是美国大兵们太喜欢吃巧克力,便偷偷吃掉了巧克力,等到真的需要巧克力时又没得吃了。于是现在美国军方痛定思痛,决定给士兵们提供一种能提供足够的热量,而且足够难吃的巧克力作为应急口粮,严防士兵偷吃巧克力。好时巧克力公司听得一头雾水,但是这么大的订单砸在脑袋上,怎么也不可能让它飞了。最后在好时巧克力公司的努力下,一种用可可脂、蔗糖、奶粉、燕麦粉、香精、维他命B1为原材料的巧克力诞生了,它重量轻,热量极高,可以在正常夏季储存,其味道不比没煮熟的土豆好吃多少。在经过美国陆军的测试,发现确实符合要求,而且杜绝了士兵们的偷吃行为后,这种巧克力就被命名为D级口粮投入了使用,因为美军代表叫做洛根,所以也称之为洛根棒。不过这种巧克力的味道实在是不敢恭维,美军士兵认为制作这种巧克力的,好时巧克力公司和洛根上尉是应该被枪毙的,因为怀疑他们是德国间谍,打算用这种巧克力来毒害美军士兵。而当美国陆军的头头脑脑们欢呼他们解决了应急口粮的问题时,美国陆军发生了可怕的巧克力哗变,宣称如果不把巧克力做的好吃点,那他们就要拒绝执行命令,因为巧克力是他们在军旅生涯里为数不多的乐趣了。无奈之下,美国陆军只能让好时巧克力公司把巧克力改进一下,让其味道变得正常一点,才把这次危机化解。三、C级口粮除此之外,美国士兵在战场上还有各式野战口粮包,这种口粮包可以说是美国陆军后勤工作的最大成果。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陆军就试图用三份85克由牛肉清汤粉和熟干小麦混合而成的蛋糕,三块28克的甜巧克力条和若干包盐和辣椒粉,组成一个压缩罐头,保障士兵在战斗环境下的伙食问题。但当时的美国陆军缺乏作战经验,所以该项目很快就废弃了。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派出的远征军不幸在战场上饿了肚子,这迫使美军重新开始寻求制作野战口粮。这种尝试包括将克的腌肉或腌牛肉,2个克的硬面包或硬饼干罐头,33克咖啡,68克的白砂糖和4.5克盐组合成一个压缩罐头。或是将克的牛肉干,85克的腌牛肉或巧克力罐头,克的硬面包或硬饼干,咖啡和白砂糖组合成一套野战口粮包。不过这些尝试都因为缺乏经验,或是味道让人难以下咽而以失败告终。最后美国陆军终于在年完成了自己的野战口粮包,按照美军自己的伙食标准,称之为C级口粮。这种口粮包分为M单元和B单元,M单元是主菜,B单元为主食。M单元的菜色在最初包括有扁豆猪肉、土豆泥肉、蔬菜炖肉,后面又增加了几种菜色,但有时干脆是扔进来一个午餐肉罐头。而B单元则包括有饼干、面包、巧克力(正常的巧克力)、果酱、一小包速溶咖啡,后增加了速溶果汁粉、花生糖。此外口粮包里还包括有额外的香烟、卫生纸、火柴和固体燃料,可供士兵酌情使用。如果从表面上来看,这种C级口粮是相当让人满意的,毕竟它的方便性和口感都较为让人满意。但如果连续一个月都要吃这些东西,就难免让人反胃了。考虑到战场上的补给难度,士兵在连续作战下无法获得食堂提供的饭菜,所以很多处于进攻状态或是处于高强度防御战的部队,就无可奈何的必须长时间以C级口粮来填饱自己的肚子。这不可避免的让挑剔的美军士兵怒骂后勤黑了心,让他们天天吃这种单调难以下咽的食物。结语可如果对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各国的伙食水平,美军后勤部门所提供的伙食已经是二战中最好的伙食。德军士兵和日军士兵看了之后只有眼馋的份,甚至还在太平洋岛屿上,还有日军士兵看到美军士兵大口吃着C级口粮而绝望自杀的例子,可见美军士兵的伙食有多么丰盛。然而讽刺的是,美军士兵总是认为德军和日军吃的比他们好,这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了。参考文献:《二战后勤启示录》《二战中的美国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