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笔记去乡间走一走,对都市病患者有显著
2023/11/30 来源:不详作者|梅莉小长假,我心心念念地要去乡下玩,因为想念河流、树木、碧空如洗的蓝天和空气透明的村庄。是的,不想去看任何热点景点,哪里都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而乡下,人少,花多,鸡鸭成群。于是,一大家人驱车去先生乡下的亲戚家。各自分头行动,钓鱼的钓鱼,叙旧的叙旧,打水漂的打水漂,而我悄悄地一个人走进田野。左边是金色的稻田。弯腰凝视一株稻穗,它饱满而成熟地低着头,我小声又虔诚地对着它说着热烈的情话,希望它能听得懂来自人类的表白。从来都迷恋米饭香的我对稻谷深怀感恩之心,如果哪天没吃米饭,就像一天没有吃任何东西一样,心里空空荡荡的。常常在收拾完厨房的最后一刻,还忍不住会捏一个小饭团塞进嘴里,只为单纯享受米饭的味道。生于江南的我,对于米饭的爱恋,似乎与生俱来。若是把我扔在北方,天天吃面食,估计会抑郁的。右边是一片葱郁的菜地。扁豆开花了,淡淡的紫,婉约得像一首宋词,又像一只只紫蝴蝶。扁豆花很美,是可以当作风景来赏的。我若有院子,不种花(因为花太娇气,我养不好),只种草木和蔬菜,蔬菜首选种扁豆,还有白梗绿叶的鸡毛菜。清代大书画家郑板桥,流落到苏北小镇安丰时,居住在大悲庵里,仍不忘春种瓢儿菜,秋收扁豆。秋风起,郑板桥大笔一挥,“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原本寂寂无名的扁豆花就这样流传千古了。忽然看到菜园里还有一大片纯净素白的花朵,优雅洁净,有点像牵牛花,但是,它的叶与茎分明是我们平日常吃的空心菜呀。空心菜难道还会开花?我不能确定,心生犹疑。遂打电话把先生喊来,他告诉我这就是空心菜花,他小时候经常见的。把花的美照发到朋友圈让大家猜,结果有一半的人认识,还有个朋友嘲笑我不识它是因为“不稼不穑”,当然,还有一半人如我一样“不稼不穑”。因为空心菜花的美,我为自己的这次田野之行感到庆幸,第一次知道空心菜也会开出如此美丽的花。从前我当它只是蔬菜,却原来,蔬菜开起花来也能美翻天。朋友批评得对,因为不稼不穑,所以才如此无知。稼穑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里的解释是:“种植与收割,泛指农业劳动。”春耕为稼,秋收为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们不用眼睛去发现就永远是井底之蛙。在古代,“不稼不穑”就是活生生的贬义词,《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就是来指责那些不播不种却把手伸得很长的剥削者。乡下长大的先生也远离稼穑多年,他深谙稼穑之艰辛,曾帮母亲担水浇菜园,也曾下田播种收割。他说干农活真是“劳其筋骨”,并无半点诗意。以至于后来,在全民皆玩风靡一时的网络“种菜”游戏时,先生坚决不入坑,还说,小时候农活干怕了,考大学就是为了不再回去种地。仔细想想,有多少人把跳出农门,远离稼穑,居住在大城市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可是当你有一天远离田野村庄,不事稼穑的时候,真的快乐了吗?房价这么贵,物价这么高,除了努力赚钱,你根本无暇顾及其他。也许是少了身体的劳累,却无法得到精神上的安宁。于是,又开始艳羡那种体力劳动后吃得香睡得着、简单纯朴的幸福。人无往不在矛盾中。假日里不稼不穑的我们在乡下度过了悠闲的假期,嗅过青草的清香,闻过泥土的芬芳,吃过可口的农家饭……特别是想起三岁不到的城里小蕉哥,认认真真地坐在小板凳上看了整整半个小时的鸡时,令人莞尔。去乡间走一走,看看白云、流水、菜畦、稻田,对“不稼不穑”的都市病患者有显著治愈疗效。(壹点号城市笔记)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齐鲁壹点客户端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