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感觉错过了一个亿不,两个
2022/4/30 来源:不详扁豆Lablabpurpureus豆科扁豆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扁豆,身边司空见惯,但一直被我无视。无视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在我心中,蔬菜一直跟纯粹的植物有壁——它们的功能性太强了,除了拿来吃,其他面向一直被忽视。就像一个明明长得很美的艺人,如果被盖章了演技派,通常也就不再强调他/她的颜值。另外,餐桌上的各种豆豆,比如豇豆四季豆,在我的印象中,它们都长得差不多,都是紫的白的蝶形小花+三小叶,感觉没个性,也是被我无视的另一个原因。前几天,好不容易雨停了,闲逛到很久没去的长江边。初冬时节,开花的草木已经相当少了,扁豆居然还大串大串的开着紫红色的花。纯属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我忽然动了念,就来研究研究它吧。当天我已经看到了刚结出的嫩扁豆。这是可以吃的,菜市场也时不时有卖的。但很遗憾,我们家一年到头很少买扁豆吃,所以它对我来说,是一种很陌生的食材。原因么,是全家人都嫌它的口感不够好,比较粗糙。把刚拍的扁豆花果图片分享到拈花惹草部落群,天南地北的花友们热烈地分享了很多种扁豆的吃法:嫩的切丝加辣椒炒,老一点的红烧焖肉,烫过晒干蒸肉吃或烧肉烧鸡......我顿时感觉错过了一个亿!昨天,重庆难得地放晴了,心情快活得像过节。吃过午饭后,刚好老友又打电话来约晒太阳喝茶。我这位女友是个厨神,有着快速整治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筵席的绝活。闲聊间,她竟然也提到了扁豆。我赶紧抓住机会请教:“你通常怎么吃?”厨神答:“简单!切丝,锅里油热后,加蒜片、干辣椒段炒出香味,再放扁豆丝翻炒,稍加点水焖软熟就好了,下菜得很!”“还有其他吃法吗?”“炒肉末也好吃。另外,还可以做扁豆焖饭,香得很。”炒扁豆丝
自然而然摄这还没完,很快,我就感觉自己错过的不止一个亿了——在我看来如此粗枝大叶没气质的扁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福泽绵延,很多著名大家都写过它画过它。确认过眼神,是只宝藏植物没错!比如,明代诗人王稚登的《种豆》诗:庭下秋风草欲平,年饥种豆绿成萌。白花青蔓高于屋,夜夜寒虫金石声。再比如,清人方贞观(别号南塘)的《得家书效嵞山体》诗:老妻书至劝还家,细数丘园乐事赊。彭泽黄鱼无锡酒,宣州栗子霍山茶。芭茅已补床头漏,扁豆犹开屋角花。旧布衣裳新米粥,为谁留恋在天涯。同为清代的叶炜,在其《煮药漫钞》中记载了一则故事:他同一位朋友在外偶遇,相约同游吴门,次日却急匆匆地准备回家,问其故,朋友说:“本意偕游,昨读南塘扁豆花,浩然有归志。”张大千也曾将此诗书成条幅,题曰:“此诗不知为何人所作,先仲兄张善孖每爱诵之,谓为白话上乘。”读到古诗中的扁豆花,我竟然很有些羡慕。大概是因为,扁豆长在篱笆上,篱笆围在院子边,在古人的心目中,秋天开的扁豆花,已成为“家”最亲切的意象之一,寄托了羁旅游子的乡愁。到了我们这一代,这种动人的情思早已随风远逝,我看到的扁豆也只是种蓬头垢面的野草了,惟余怅惘。汪曾祺画的扁豆到了现代,竟然还出现了同题作文!汪曾祺、孙犁、苏雪林三位著名的作家都写过一篇名为《扁豆》的散文,太有趣了。汪曾祺先生的《扁豆》很清雅:“我们那一带的扁豆原来只有北京人所说的‘宽扁豆’的那一种,郑板桥写过一副对联:‘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指的当是这种扁豆。这副对子写的是尚可温饱的寒士家的景况,有钱的阔人家是不会在庭院里种菜种扁豆的......扁豆初秋即开花,旋即结角,可随时摘食。板桥所说‘满架秋风’,给人的感觉是已是深秋了。”文中还解释了王诗中“夜夜寒虫金石声”的由来:“画扁豆花的画家喜欢画一只纺织娘,这是一个季节的东西。暑尽天凉,月色如水,听纺织娘在扁豆架上沙沙地振羽,至有情味。”近代著名画家蔡铣的《秋趣图》孙犁先生的《扁豆》则很豪情:“北方农村,中产以下人家,多以高粱秸秆,编为篱笆,围护宅院。篱笆下则种扁豆,到秋季开花结豆,罩在篱笆顶上,别有一番风情。”他还分享了很多吃扁豆的心得:“我自幼喜食扁豆,或炒或煎。煎时先把扁豆蒸一下,裹上面粉,谓之扁豆鱼。”“扁豆耐寒,越冷越长得多。扁豆有一种膻味,用羊油炒,加红辣椒,最是好吃。”花蕾苏雪林先生的《扁豆》早在70多年前,就已被叶圣陶先生编入了《高小国文》课本。这一篇细致地描摹了扁豆之美,也最得我心:“折下一枝豆荚,细细赏玩,造物者真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呵!他不但对于鲜红的苹果,娇艳的樱桃,绛衣冰肌的荔枝,着意渲染,便是这小小一片豆荚,也不肯掉以轻心的。你看这豆荚的颜色,是怎样的可爱,寻常只知豆荚的颜色是绿的,谁知这绿色也大有深浅,荚之上端是浓绿,渐融化为淡青,更抹三层薄紫,便觉润泽如玉,鲜明如宝石。”总之,这寻常得不能再寻常的扁豆,狠狠地给我上了一课。错过两个亿的感觉,委实不好受哈哈。那天下午,走在江边,不时就会遇到几丛扁豆。前几年,这里是酷爱种菜的邻居们的乐土,扁豆是最常见的菜之一。后来,市政管理部门清退菜地,江边从此荒烟蔓草,这些扁豆也就逸为野生了。稍加凝视,我发现扁豆的花其实蛮有看头,乍一看还挺有点像蝴蝶兰的。它是典型的豆科蝶形花,旗瓣笔直地挺立。几朵花簇生成一小团,组成粗壮的总状花序,从茎干上部的叶腋直立地伸出来。粗看有点像蝴蝶兰总状花序腋生让我觉得有趣的是,扁豆的五枚花瓣之间,就像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一样,不用钉子而紧密地铆合在一起。它的旗瓣基部有两枚白色的锥头状附属体,将其与其他四枚花瓣嵌合在一起;两侧的翼瓣看似与花中心的龙骨瓣粘合在一起,但用手指一扯就分开了;只有龙骨瓣才是真正合生成深舟状的,将雌雄蕊深裹于其间,直到豆荚结出仍然宿存。看到旗瓣上的两只牙齿一样的小附属体了吗?这种精巧的结构,在植物演化学上自有其深意。《植物学》上如此描述豆科蝶形花的结构特色:“蝶形花亚科是豆科进一步向虫媒方向演化的象征,五枚花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旗瓣大而显著,突出于外上方,起招引昆虫的作用;翼瓣是昆虫采蜜的落脚点,龙骨瓣将雌雄蕊包藏在内,看似无规则的曲屈和胼胝体的存在,使花朵只有在承受昆虫的重量和昆虫向花心挤压吸蜜时才变形露出其雌雄蕊,进行传粉。一旦昆虫采完蜜离去,各个花瓣又会回复到原先的位置,保护雌雄蕊免受风吹日晒及雨淋之苦,大大地延长了传粉周期。9+1的二体雄蕊结构,其9枚雄蕊结合成的花丝形成了一个舟形的结构,可以很好地贮藏蜜汁,为传粉昆虫提供丰富的食粮。”怎么样,技术含量杠杠的吧?三小叶,左右小叶基部不对称整个扁豆属下,就这一个种。植物志上记载,扁豆原产于非洲,但早在我国南北朝时,名医陶弘景所撰的《名医别录》中就出现了扁豆的记载(它是怎么传进来的?)。如今,扁豆在世界各热带地区均有栽培,我国各地也已广泛栽培。扁豆的种加词purpureus意思是“紫色的”(跟羊蹄甲一样),但它其实还有一种开白花的。而且,入药只用白花和白色种子,有消暑除湿,健脾止泻之效。有托叶与小托叶文章与植物图片(除注明出处外)均为作者原创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植物上瘾者发现每种植物的独特之美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