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您全面认识白扁豆,有孩子的宝妈们可以学
2025/2/18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5%B5%E6%98%8E%E5%9B%BD/23354490?fr=aladdin
在中药系统里,有很多原本就是人们常见的食物,比如在《本草纲目》里,就有谷部、菜部这些分类。今天我们要说的这种中药,也是食物中的一种,它就是扁豆。
扁豆在历代中医的手里都是很受推崇的,李时珍甚至赞美他为“脾之豆”,为什么?
顾名思义,扁豆也是一种豆类,之所以被称为脾之豆,就是因为它有不错的健脾益气、消食导滞的作用,深受人们喜欢。
尤其是古代的孩子,受当时的生活水平限制,他们停食的几率比较大,而扁豆刚好就能为天下父母排忧解难。
李时珍虽然把扁豆称为脾之豆,而且扁豆也是一种食物不错,但也有一个和关键的因素有不能忽视,那就是扁豆不能生吃,古人的说法是“生吃有毒”。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生扁豆含有比较多的皂甙,这种物质直接进入体内,就会造成中毒,所以人们都会告诫孩子,扁豆不能直接生吃。
历代本草家认为,扁豆性味甘淡平和,主要入脾胃二经,擅长于健脾祛湿,消食导滞,还能养胃而解酒毒。这些功用特点,也就决定了它在中药里的地位。
扁豆在民间还有很多别名,如沿篱都、峨眉豆、羊眼豆、树豆等。从外观上看有黑白两种颜色,入药的都是白扁豆,古人说黑扁豆性味偏于寒冷,不适合养脾健脾。
综合历代医家和民间人士对扁豆的运用经验,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学习它的使用:
1、健脾除湿:
作为一种平和的健脾之品,扁豆不像茯苓健脾那样同时还有很强的利水作用,也不像白术那样还能苦温燥湿。
简而言之,扁豆的健脾祛湿,更像一种不温不燥、不偏不倚的方式,这个特点也就更适合脾胃娇弱的小孩了。
脾虚有湿气的几个代表性表现,那就是神疲乏力、大便稀溏、食欲不振等等,这时候,扁豆常与党参、白术、茯苓等配伍,也就是四君子汤加入扁豆。
如果是孩童的脾虚食积,不管有没有湿气,扁豆就常和焦三仙、山楂、太子参、鸡内金、砂仁等配伍。
尤其是古人针对小儿疳积之证,孩子消瘦但肚子大,这时候就可以用扁豆和茯苓、太子参、鸡内金、焦三仙等做成健脾糕,孩子喜欢吃的同时,不知不觉就把脾运改善了。
现代人肥胖比较常见,中医认为这类情况大多和脾虚湿盛有关,扁豆就可以和茯苓、薏米、陈皮、砂仁之类配伍,起到健脾减肥的目的。
而傅青主对于妇科脾虚白带多的情况创立的完带汤,里面就有扁豆和山药、芡实这个配伍。
2、消暑化湿:
所谓消暑化湿,也就是夏天感受湿热之邪的熏蒸,容易出现一些湿热纠结冒闷的问题,主要以胸中痞闷不舒、恶心、呕吐、腹泻为主等等。
这时候,扁豆就可以和藿香、砂仁、香薷之类配伍,起到消暑化湿的目的。
3、解痘毒:
这一点现在用的比较少了,因为古代的小孩,麻疹水痘很常见,基本都是每个人都会患。
而古人认为水痘就是一种“毒”,却又棘手于小孩的脾胃娇弱、正气不足,不敢过于清热解毒。
这时候,就可以在解毒方剂里配伍扁豆,认为它不但能兼顾脾胃正气,同时本身还有一定的解毒能力,甚至还可以直接用生扁豆磨成汁涂在痘痘上。
总而言之,扁豆是一味常见的食物,分布的地域也很广,我们只需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别生吃,其它基本就没有什么顾忌,都能起到不错的健脾消食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