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最喜欢这两种人,中医教你喝食疗粥,缓
2025/3/9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s://m.39.net/pf/a_4343550.html
到了春天,困乏无力,提不起精神,浑身懒洋洋的,这是目前很多人的一种状态。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春困”,有些人认为春困就是免疫力下降的表现,其实,“春困”这种情况的发生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1、伏案工作,运动量少的人群,春困更明显:
中医认为,人体正常的生理循环运作起来,脾阳才能振奋,肾阳才能生发,肺气才能通调。如果循环受阻、运动量少,水湿就会难以运化。给您举个简单的例子,当运动员打一场球赛,出一身汗,呼出很多水气,这时机体的水分得以排出;比赛后,运动员都会喝水来补充流失掉的水分,这样机体的水循环系统就得到了良性的锻炼。
如果只是坐一天的办公室,这种水的出入是有限的,时间长了,得不到锻炼,功能就弱了,水湿困脾,就易出现疲劳等现象。
2、爱吃生冷的人群,春困更明显:
随着气温的升高,有些人比较偏爱冷饮、冷菜,可是生冷食物很容易损伤脾阳。人体由脾阳来运化水湿,所以常吃生冷,也会导致体内水湿淤积,出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靡、大便不成形、胃脘痛、手脚发凉、舌苔白腻,就是脾湿症状。
3、防春困,来碗醒神粥:白扁豆粥
原料:白扁豆30克、莲子15克、银耳10克、大米克、水适量。
做法:把白扁豆、莲子、大米洗净,银耳用冷水发开后洗净切碎,加入适量的清水,旺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熬煮成粥食用即可。
功效:具有益气健脾、滋阴醒神的功效,适用于春季疲乏无力、精神萎靡不振者食用。
春困是机体因自然界气温回升而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由于冬春两季的气候变化大,人的身体要有一个适应调整的过程。人们在寒冷的冬季和初春时,受低温的影响,皮肤汗腺收缩,以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发,保持体温的恒定。
进入春季,气温升高,皮肤毛孔舒展,供血量增多,而供给大脑的氧相应减少,大脑的工作随之受到影响,生物钟也不那么准了。虽然春困不是病态,但它不利于人的身体及精神状态的健康协调,,我们仍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加以调节。
各位朋友,最近你的精神状态还好吗?你还知道哪些环节春困的办法?不妨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养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