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在南通金气秋分荷包扁豆香喷喷

2022/6/14 来源:不详

知名青少年白癜风专家 https://yyk.39.net/hospital/280922_lab.html

?提示:点击上方"江海晚报"↑免费订阅本刊

集自张謇书法

“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银棉金稻千重秀,丹桂小菊万里香。”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16个节气,太阳在这天几乎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均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分”即为“半”。“春分”“秋分”有“时值二分,日夜两平分”之说。古人将“立秋”作为秋季的开始,“霜降”为秋季终止,而“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中的一半,恰好平分了秋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秋分三候有三种迹象:“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渐旺,所以不打雷了;一些春天出土活动的小虫,在秋分过后会陆陆续续回到土穴里,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河水开始干涸,空气越来越干燥,可谓“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雷始收声蛰虫坯户水始涸孔玮摄

南通老话“一场秋雨一场凉”,是说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会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昼夜温差大,风力变化无常。季节交替之时,人体的抵抗力会降低,导致病菌乘虚侵入,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民谚“二八月乱穿衣”,更是提醒人们要按照自己的感觉及时增添衣服,不可疏忽大意。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早在周朝,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民间的祭月习俗因地区不同仪式各异。

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还不一定都有圆月。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所以后来把“祭月节”由“秋分”调到了中秋(八月半)。

《瞰秋图》锥石国画

秋是凉爽,风清月朗。凉风习习的秋天是美好宜人的时节,也是文人咏诗颂词的时节。“空山新雨后”的沁人心脾,“江清月近人”般的静谧祥和,“轻罗小扇扑流萤”般的轻松……秋天在文人笔下各有特色。汉·刘彻《秋风辞》更有“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的描写。

秋分季节,南通出产一样全国少有的食材——荷包扁豆。它是农家房前屋后普遍栽种的一年生缠绕藤本植物,豆荚要比普通扁豆大,籽粒成椭圆状,比大扁豆大些、扁些。扁豆是连壳子吃的,荷包扁豆的壳子不好吃。剥了壳子的豆粒底色翠绿,表面有从豆脐发出的放射状紫红色线纹,既像一块多彩的玛瑙,又似农家姑娘手绣的荷包,故名“荷包扁豆”。

荷包扁豆在众多豆类蔬菜中被列为“上品”,在筵席中常常与高档次的烹饪原料配伍,因其经烹饪后外观圆润饱满,红紫绿白色彩斑斓;假如把表皮剥去,芯仁碧绿如翡翠。吃到嘴里沙松柔绵,馨香诱人,真是妙不可言。

荷包扁豆既可作为热菜又可作为冷碟,一般以炒、烧、烩法见多,极少制作汤菜。用炒法可佐以蟹粉名叫“荷包扁豆炒蟹粉”;佐以鲜白果可名“炒红绿宝石”;如用烩法,则将荷包扁豆先煮熟,再佐以蘑菇丁、胡萝卜丁、茭白丁,名叫“荷包扁豆烩素四宝”;用烧法,以红烧为佳。一般与有皮猪肋条肉或仔鸡同烹,名称则为“荷包扁豆焖肉”“玛瑙烧仔鸡”。“荷包扁豆烧蟹粉”成菜后,豆粒碧绿,嫩而磬香;蟹油黄澄,肉片腴香,色美形美味更美。年6月该菜被评为“南通市十佳家常菜”。

秋分篆刻朱歡笑

从前的秋分时节,水果店门口又出了新式样,摆的是一式的大炉子,置的是一式的大锅子,用的是一式的大铲子,竖的是一式的大牌子:天津良乡糖炒栗子。沙沙的翻炒声此起彼伏,浓浓的甜香味四处飘逸,简直难以抵挡,就像根绳子绊住了许多人的脚步。我小时候袋子里顶多几分钱,根本不够买,但也会痴痴地在摊前驻足良久。爸爸偶尔会买一些回来,因为兄弟姊妹多,每人也分不到几颗,但那香甜可口的滋味却一直留存在记忆之中。南通虽不产栗子,但南通民间吃栗子的风习亦很盛行。

王宇明

(作者系南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资深媒体人,著有《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江苏·南通市区卷)》《衣胞之地——我的南通州》)

节气介绍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今年秋分时间是9月23日04:01:44,农历年八月(大)初四。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份,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南方地区候温普遍降至22℃以下,进入了凉爽的秋季。

节气谚语

秋分谚语秋分秋分,昼夜平分。

八月十五雨一场,正月十五雪花扬。

夏忙半个月,秋忙四十天。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秋分见麦苗,寒露麦针倒。

淤土秋分前十天不早,沙土秋分后十天不晚。

秋分种高山,寒露种平川,迎霜种的夹河滩。

秋分稻见黄,大风要提防。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编辑:榴榴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5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